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皮肤性病学教研室>>工作动态>>正文

73882必赢网页版皮肤性病学教研室2019年本科教学工作总结暨2020年工作计划
2023-11-07 22:54   审核人:   (点击: )

2019年,我科在学校和附院党政领导下,坚持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临床教学为主线,紧抓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开拓创新,顺利完成本年度本科教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教学

(一)圆满完成各项理论教学任务

1.师资培养方面,经过科室试讲及临床能力考核合格后,新增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承担本科理论教学6学时,

2.在教学能力及投入上,教学团队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学术端正的优良作风,多次在专家听课、同行评教中达优秀水平。教研室开展有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督导听课,同行教师听课、青年教师学习性听课及学生对授课教师评议。本科教学主要由副高职称教师以上担任,教学团队中教授、副教授为本科授课率达到88%。

3.教材及相关资料方面,教研室召开授课教师教学会议,充分听取、收集授课教师、学生意见,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及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第8版,张学军主编。通过课程学习,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根据教学需要,新增专科图书资料《临床常见皮肤病图谱》、《皮肤病症状鉴别诊断与治疗》、《皮肤病临床思维》、《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4.进行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教学目的。通过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教研室每学年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内容对以上内容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

5.教学手段多样化:为与时俱进,迎合现代教育理念,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学习讨论并修订了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通过讲座学习等方式,教研室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且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有机的结合案例式、问题式、讨论式及CBL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临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在建设的网络化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将为我们带来更好的实效。

(二)课程考核

目前本科课程考核模式采用平时成绩40%(考勤占10%)+理论考试60%的模式考核学生。期末命题严格参照大纲要求制定,试卷结构合理,难易适中,知识面覆盖范围广,能充分考察学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且试卷配有标准答案,A、B卷重复率不超过20%。针对重点、难点和要掌握的知识,授课教师对学生布置适量平时作业,学生均能按要求完成。根据课程考核的需要,教研室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建立了较完善、知识涉及面较广的试题库,且能根据教学需要,对试题库做一定的更新。

二、质量控制

(一)听课情况

1.学期开学前一周召开教研室集体备课,全体教师及相关人员参加。总结上一学期学生反馈意见及准备完善更新授课内容。同时组织新进教师进行试讲,由高年资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当场反馈,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本学年校级层面专家对教研室实行不通知听课,其听课合格率100%。教研室开展有由教研室主任、副主任组成的督导听课;组织所有授课老师进行同行听课;青年教师学习性听课;及学生对授课教师评价等形式。并将听课评价时反馈至授课教师,保证授课教师能及时发现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3.期末前半月组织授课教师进行出题讨论会,根据新修教学大纲考试重点、要点,结合对学生能力考察重点,灵活性的出题,并制定考试相关事项,试后组织专人统一评卷、统计、分析、登分、存档、总结。

(二)教学满意度调查

1.开展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对本学期授课教师、试卷进行评价建议,统计后已反馈教研室,教研室组织教师工作总结。

2.召开教学相长会

召开教学相长会:在临床学院的组织下,召开教学相长会,教师与学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并把交流心得总结作为下一学期工作改进的方向。

四、教改研究

教研室摒弃了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思维,在教学中进行角色转变;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现、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手段上,理论教学坚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案例式、问题式、讨论式及CBL等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力争更具实效。

五、师资培训

1.本学年,经过科室试讲及临床能力考核合格后,新增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承担本科理论教学2学时。

2.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教研室注重人才的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对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自学与学科或课程教学相关的若干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教师一对一“传帮带”,使新教师能很快胜任教学工作。

3.重视继续教育:制订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提高计划,要求40岁以下教师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或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位课程学习, 提高学历层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开会达50余人次。

4.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教学观摩和培养性听课,不定期开展老教师示范教学活动,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教材、书写教案、讲课和撰写文章等,加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种高级研讨班的学习。

5.指导、鼓励年轻医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鼓励、组织青年教师申请、参与省、校级的教研教改项目,参加教材编写,提高青年教师的水平。

六、课程建设

1、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安排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既保持该课程的理论性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性,进一步加强应用性。

2、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教学信息量,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新增慕课、微课等网络学习课程。

3、在教学方法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深化专题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坚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诸如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力争更具实效。

4、深化教学改革,在考试方向上,总结课程论文的成功经验,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基础上,提出改革方案,使之进一步完善。

七、档案管理情况

教研室申请了专门房间、资料盒,便于存放教学相关资料档案,并由教学秘书负责归档存放,教研室主任、副主任负责监督。部分电子资料,储存于教研室专门电脑,方便平时快速调阅。

八、存在问题

(一)管理存在的问题

教研室要承担本科、成人教育等多种教学,同时也要兼顾临床、科研工作,任务繁重,科室管理人员急缺,特别是学校本部今年已搬迁至新校区,老师上课、开会,来回时间成本上升,为教学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慕课、微课进入课堂已普遍展开,但教研室老师对其网络课程制作及操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教改存在的问题

我校地处西南地区,生源素质较沿海发达地区普遍偏低,学生基础较薄弱,教学改革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教学改革中,个别教师对教改理解不透彻、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教改收效未能达到预期。

(四)师资培养问题

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尽管我们多次通过学院、医院人事网、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网站等宣传,希望引进皮肤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但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差,至今没有招到。多次鼓励本科室年轻医生报考博士研究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五)其他问题

由于缺乏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存在困难,尽管有老师连续多年申报,但均未成功。科学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足。

九、2018年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及医院的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要求,教研室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1.课程建设规划

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安排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既保持该课程的理论性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性,进一步加强应用性。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教学信息量,全面开展多媒体教学。在考试方向上,需要摸索题库出题的方式,为下学期形成性评价做好准备。使之进一步完善。

2.教学管理

(1)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操作特点,组织教师相互参观学习,发放调查表,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督促和加强对教师进行素质教育理论、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使教师树立现代教学思想,以适应教育发展要求。

(2)根据学学校及临床学院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规范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

(3)严格执行我院及教研室制定的集体备课、试讲及三级督导听课制度。

(4)根据教务处相关规定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授课教师、课表及备课、实习、辅导与答疑、考试、生产实习与毕业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和督查。

3.师资队伍建设

(1)以科内培养为主:目前有副高以上职称9人,硕士以上学历9人,通过有丰富临床教学和医疗经验及科研基础的教师担负起传帮带的作用。

(2)创造条件外出进修学习:每年派出1~2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安排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有计划的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及交流,加强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合作研究;鼓励青年教师申请科研基金项目,特别在交叉学科领域。

(3)鼓励年轻教师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平时在完成教学和医疗工作的前提下,督促年轻教师学习,并创造条件让其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以使皮肤科教研室高学历人才比例逐年增加。

(4)对高年资教师要求平均每年发表论文一篇,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提高教学、医疗和科研能力,为提高整个教研室的学术水平打下基础。

(5)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为重点,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不定期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快校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4.学术研究

强化科研能力建设,科研是医学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不但要具有一流的教学水平,还应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以科研来促进教研、医疗水平的提高。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意识,营造潜心研究的浓郁学术氛围,使技术人员的整体科技素质与医院的发展相适应。多渠道争取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在完成教学和医疗任务的情况下,鼓励支持教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

十一、工作掠影

通知

教学督导优秀

2018年教改立项资助

形成性评价

集体备课

青年教师试讲

集体阅卷

教学资料收集

参加临床专业认证工作

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议

皮肤病及性病学教研室

2019年12月7日

关闭窗口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201号 网站: www.meetwoop.com 版权所有: 73882必赢网页版(BWIN中国)·欢迎莅临
 ICP备案号: 黔ICP备06003261号-2

Baidu
sogou